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校外实习教学基地

我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实习单位共有五个,分别是山东文保文物修复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汝州青瓷研究中心、北京市汉龙实业有限公司。

一、山东文保文物修复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山东文保文物修复技术有限公司成20157月立,公司实验室面积有两千多平方米。公司是山东省唯一一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文物修复准入资质单位,专为各大博物馆修复馆藏文物的民营公司,法人颜虎,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现有员工45人。

公司位于济南市区。该公司致力于文物修复与技术开发、艺术品修复以及文物修复耗材、设备及化工产品的批发零售。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积极创新研发修复技术,培养精湛的修复技术人才,全面推广使用各类进口先进修复材料在各修复领域的应用。

公司下设金属器保护修复部,陶瓷器保护修复部,书画保护修复部,科技保护及复制部等部门。

公司前身为济南古今文物修复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修复材料及修复设备销售的专业公司。公司领导就中国各大博物馆使用修复材料做详细调研,发现中国修复材料及修复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许多,尤其修复材料落后比较明显,使用修复材料将会对中国各大博物馆馆藏文物造成二次伤害,所以公司领导为实验国外修复材料的特性,总共实验了2000多种材料,最后确定成为日本、韩国、法国等6个国家修复材料中国总代理。公司成为修复材料中国总代理之后,又先后攻克了众多文物修复界关于文物修复疑难杂症,帮助中国各大博物馆提高修复水平。由于文物修复界人员思想比较禁锢,公司近8年的时间,让文物修复界相关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到中国修复方法及国产修复材料自身缺陷带来的伤害,因此公司为中国文物修复在修复材料选择与利用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此项,引起了山东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为之后成立文物修复公司特批了文物修复资质,确定了公司在山东省文物局及文物修复界的地位。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是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一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05月开始筹建,同年81日正式成立。

当时属中国科学院领导,是中国科学院建院初期成立的第一批研究所之一。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考古研究所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五十年来,考古研究所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开展过田野考古工作。考古研究所单独进行或与其他单位共同进行的一系列重点发掘项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历年来田野工作取得的丰硕收获,为繁荣中国考古学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考古研究所具有较先进的科技手段,1998年成立的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具有门类众多、技术先进的实验、化验设备。除文物修复、绘图、摄影等方面工作外,还包括碳14测年设备、热释光测年技术、原子光谱分析设备、金相分析仪器、扫描电子显微镜、探地雷达、遥感考古、机算机分析技术等;其中,碳14断代工作的成绩尤为突出,是全国同类实验室中建立时间最长、公布数据最多的一个实验室。1989年,考古研究所实验室主持建立的碳-14测定年代用中国糖碳标准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

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考古研究所与世界许多国家的业务同行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三、汝州青瓷博物馆

汝州青瓷博物馆创建于2005年,20126月经省文物局批准正式开放,是河南省第一家以青瓷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
 
本馆内设藏品陈列展览区、藏品库房区、文物保护技术区、公众服务区和办公区。其中,藏品陈列展览区分三个展厅和一个文化长廊。一号展厅以汝州青瓷之汝窑、张公巷窑(北宋官窑)、临汝窑、东沟窑及耀州窑系、钧窑系、越窑系和龙泉窑系为主;二号展厅以定窑、邢窑、巩县白河窑、建窑为主;三号展厅以湖田窑影青瓷、绞胎瓷、三彩、磁州窑系为主,兼藏部分鲁山瓷及南方瓷。文化长廊以宣传汝州三宝文化为主,兼藏五大名窑及全国其他知名窑口瓷片标本、窑具等。
  2012年被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授予“十大民间博物馆”荣誉称号,先后被汝州市确定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

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是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职责:广泛开展历史研究,重点加强洛阳地方史的研究。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是集文物调查、考古发掘、科学研究、文物保护与利用为一体的文物科研单位。研究院下设:办公室、保卫科、史前研究室、商周研究室、汉魏研究室、隋唐研究室、保管信息中心、保护修复中心等职能部门。担负着洛阳市九县(市)六区15208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内的文物保护、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及文化遗产的规划设计和利用等工作。

保护修复中心(西关院)位于洛阳市周公路9号院,中心有各种功能修复室,可修复字画、青铜器、陶瓷器等文物。

 

五、北京市汉龙实业有限公司北京汉龙文保中心

北京市汉龙实业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二十余年一直致力于提供数码影像设备系统集成、文档影像管理软件开发、外包信息处理服务、信息管理一体化应用与解决方案,服务于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等全国各档案,图书部门。该公司长期致力于文献保护研究工作,于2016年成立汉龙文保中心,开展文献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心坐落在东城东直门炮局胡同一号院,里面有着集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为一体的汉龙纸质文献保护中心。这里常年提供由除尘、脱酸、除霉、杀菌、文献修复到缩微胶卷、数字化扫描、仿真复制件制作的一系列围绕纸质文献保护的工作。

文献修复工作由该公司范莅老师组织开展。范老师学习古籍修复专业四年,在故宫西华门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修复馆藏明清内务府珍贵纸质档案四年有余,之后曾先后在首都博物馆字画修复室、国家图书馆(白石桥新馆)典籍博物馆修复室、老北图修复室学习过,以国家图书馆杜伟生老师为老师,钻研古籍修复技能。掌握中国古籍各种装帧形式的修复技术和中国传统字画的装裱技术,拓片及装裱,双面字迹档案,现代精装书、平装书的装订和修复技术,对欧洲古旧精装书籍的装订和修复技术也有一定学习。接触修复行业近十年的时间里,结识了不少修复行业内的专家老师

该中心成立以来也承接了不少档案馆及文博单位的修复相关外包项目,如:黑龙江省档案馆清代档案修复托裱项目,北京市房山区档案馆修复脱酸项目等等,均得到甲方客户的认可。在下一阶段,该公司打算为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提供档案实训基地,互相合作挂牌,目前正在筹划中。为承接档案服务外包业务,该公司组建了“大学生修复师“团队。从大学毕业生中遴选具备勤奋、踏实、谦虚、好学等优良品质的人才。从职业技能,道德素质两个方面培养人才,建立管理高效,工作规范的职业团队。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