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场所的基本要求、设备设施技术要求等内容,9月13日,文物保护考古学院院长杨刚亮带领课题组成员赴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展“文物保护修复职业教育条件研究”课题调研。该课题是我校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博教育科技培训学院共同开展的,对我校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调研座谈中,文物保护考古学院教科研办主任、石窟寺技术专业教研室负责人张尔宁从龙门石窟保护的基本概况、石窟寺保护相关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情况、石窟寺保护岗位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工作任务内容、龙门石窟研究院对建设石窟寺保护实训室的意见建议等九个方面展开详细调研。
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研究中心马朝龙主任对各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马朝龙指出,石窟寺工作人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涵盖地质、化学、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并掌握石质文物风化和劣化机理的相关知识,目前行业缺乏以下三类工作人员,即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上手修复的一线人员和地质、化学相关的科研人员。他建议,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基础操作技能,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可考虑优先发展无人机技术,培育学生的测绘能力,围绕PS、CAD、RTK等软件开展相关教学,在实训室建设上,全校可以建立“仪器共享平台”,实现设备共用、师资共享,提高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利用率。
龙门石窟研究院已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已签订了正式合作协议,目前接纳了10名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的学生进行实习工作。马朝龙对于实习生的表现给予了肯定,鼓励学生从石窟寺日常保养维护等基础工作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撰稿/摄影:王佳 审核:赵博 侯贤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