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组织学生到洛阳牡丹瓷有限公司开展研学活动

10月11日上午,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组织23级文物修复302班、23级文物考古301班学生到洛阳牡丹瓷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李学武牡丹瓷制作工艺。文物保护考古学院院长杨刚亮、党总支副书记赵博、副院长侯贤俊带队参观。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牡丹瓷是一种将悠久的洛阳牡丹文化与中国古老的陶瓷工艺有机融合后诞生的新派艺术陶瓷。它以优质高岭土为原料,以“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为原型,以具有牡丹纹饰的瓷器为样本,继承以唐代白瓷烧制技艺为基础、兼具唐三彩等唐代陶瓷生产传统技艺,汲取雕塑造型、镂空捏花、装饰刻印、颜料釉色等众家陶瓷传统技艺之所长,采用全手工制作而成,被誉为“永不凋谢的牡丹花”。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见到了独具盛行的牡丹瓷,还有各式各样的精美瓷器:有美人俑,彩陶马,制作精美的瓶、罐、壶、盏、杯……数不胜数,学生们惊叹连连,兴致盎然。

研有所思,学有所获,观有所感,行有所成。学生们在公司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牡丹瓷制作间,近距离观察技师们制作牡丹瓷花瓣、叶片、花蕊的全过程,还观摩了瓷胚上色、上釉、烧制的全过程,大家在瓷器中游览,在讲解中领悟。这次的研学活动将课堂放在生活之中,让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令人印象深刻,对学生将来实习就业工作提前打下基础。



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团总支书记赵晓乐、文物修复与保护教研室负责人赵振涛、就业专干程晓平、辅导员肖楠参加活动。

撰稿/摄影:王琪 审核:赵博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