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寻诸典籍,在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记录洛阳的文字随处可见。有人做过统计,在煌煌“二十五史”中,“洛阳”共出现了3549次,平均不到8700字就出现一次,可谓“一座洛阳城,半部中国史”。同时,大量的古代典籍又成书于洛阳,一代代的洛阳才子,用他们的生花妙笔诠释着、赓续着“洛阳纸贵”的千古佳话与百代经典。
12月26日,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组织2022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114名学生参加由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洛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洛阳市图书馆、洛阳市书法家协会承办“典籍里的洛阳——古籍文献暨书法作品展”开展仪式并进行现场实践教学。展览通过书法艺术的形式,将古代典籍里关于洛阳的经典片段呈现在观众面前,充分展现洛阳的历史厚重及文脉悠长。
同学们认真学习展览的洛阳图书馆30种上自先秦,下迄明清馆藏古籍和100件真草隶篆、诸体皆备书法作品,用心感受昔时洛阳的山川形胜、人物风流与岁月华章。
在老师们耐心细致讲解下,同学们认真观摩,虚心学习,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素养。本次实践教学活动是学院开展职教本科建设实践教学活动之一,同时也为后续纸质文物修复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撰稿:赵振涛 摄影:赵晓乐 审核:赵博 侯贤俊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