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强文物展示利用技术专业学生讲解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文化软实力提升,10月29日,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在6-213教室举行文物讲解技能大赛,经过层层筛选,共有11名选手进入决赛。本次讲解大赛特邀洛阳市优秀讲解员郑雅妹担任评委,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博、团总支书记赵晓乐出席活动。比赛由文物展示利用技术教研室教师王佳主持。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陶鹰鼎将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何尊于方寸之间镌刻了最早的“中国”,唐三彩以其绚丽的色彩彰显了盛世大唐的华彩流光……通过一件件文物,选手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深入探寻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记忆与厚重的文化根基,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博盛宴。
讲解结束后,评委们充分肯定了选手们的精彩表现,从讲解内容、讲解技巧、精神风貌、讲解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就讲解词编写、现场表现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最终评出刘亚文等2人荣获一等奖,靳舒晴等2人荣获二等奖,柴新妍等3人荣获三等奖及优秀奖4人。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物虽寂静无声,却承载万千,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智慧与文明的辉煌。讲解作为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手段,让沉睡的历史文物焕发新生。未来,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的学子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讲解水平,为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撰稿:王佳 摄影:王紫曦 王佳 审核:赵博 侯贤俊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