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我院收到来自洛阳市宜阳县文物保护中心的感谢信,信中高度赞扬我院学子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宜阳县工作中的卓越表现与重要贡献。这群“00后”青年学子,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严谨的实践态度和昂扬的青春热情,深入田野一线,圆满完成普查任务,展现了新时代文保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普查工作中,同学们顶酷暑、探荒野,足迹遍布宜阳县的山地丘陵与古老村落。他们手持现代化采集设备,精准定位、细致测绘、详实记录了80余处文物点,将课堂所学的考古理论、测绘技术与文物保护知识,灵活运用于实地调查中。无论是明代关帝庙的精细测绘,还是民间文物的系统整理,他们都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精神,确保了普查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此次普查不仅是国家文物事业的重要一环,也是我院推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教学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同学们在田野中印证知识、在汗水中锤炼技能,真正实现了“从课堂走向田野、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跨越。一位参与普查的学生动情地说:“当指尖触碰到千年历史的痕迹,我们才真正理解了文物保护的意义。”
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与地方文保单位、文保公司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此次与宜阳县文物保护中心的成功合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岗位适应能力,也为地方文物事业发展注入了青春力量。前期,我院师生还收到了隆洲(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对我院师生协助其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感谢信。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拓展实践教学平台,推动文物保护考古教育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文保人才而不懈奋斗。
撰稿:程朝旭 潘付生 图片:海煜昇 审核:赵博

